bevictor伟德
bevictor伟德

03

2025-09
电气工程学院召开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院长“思政第一课”

本网讯(记者 林奕丹)9月1日,电气工程学院于A5-101开展2025级“梦启新程,‘电’亮未来”新生开学典礼暨院长“思政第一课”。学院院长杨向宇、党总支副书记符红勋、副院长沈娜,新生班主任、辅导员和学院教师代表以及2025级全体新生参加会议。新生见面会现场(林奕丹 摄)杨向宇在致辞中向报到入学的新生表示祝贺。他提到,学院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的深厚底蕴与办学传统,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实践教学平台,电气与新能源专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热门领域。他鼓励新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德才兼备、勇于担当的新时代电气工程与新能源领域优秀人才。杨向宇讲思政课(林奕丹 摄)随后,杨向宇以《以青春之力 筑电力强国梦——与新时代能源变革同行》为题目,为电气学院新生讲授思政课。他解读了我国当前的能源战略,详细介绍了国家电力相关蓝皮书等政策,深层次分析了电力和新能源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方向,勉励新生打基础、跟前沿、立大志,投身能源强国建设。沈娜进行专业介绍(林奕丹 摄)学院介绍环节,沈娜从学院概况、师资力量、教学实践、学科建设、办学特色及就业升学等方面为新生作了解读。她表示,学院师资背景多元、经验丰富,近年来

29

2025-08
bevictor伟德开展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首日教学检查

本网讯(记者 蒋华)8月25日上午,为全面掌握开学首日课堂教学实际运行情况,精准排查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切实保障教学秩序平稳有序,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bevictor伟德由校领导带队,组建两个专项检查组,分别深入两个教学区域,对教学设施运行、师生到岗到课以及课堂教学秩序等情况展开全面巡查。各学院也同时开展本单位教学情况巡查工作。检查现场(赵程远摄)  检查现场(罗钟煜 摄)  第一检查组由苏成校长、周诗瑶副校长带队,重点对A1-A5、B3-B9教学楼及监控室进行巡查;第二检查组由刘洊波副校长率队,主要巡查A7-A12教学楼及监控室。  教师课堂教学资料检查(蒋华 摄)  在巡查过程中,检查组紧扣教学设施运行情况、教师到岗、学生出勤率以及课堂纪律等核心指标开展检查工作,重点关注教师“五带”及学生“三带三率”落实情况、教师教学状态及授课质量、教学外部环境,以及课室多媒体和空调设备运行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即时寻求解决方案。同时,检查组借助智慧教室监控系统开展线上巡查,构建起实地与云端相结合的立体化督导网络。  A3监控室现场(赵程远 摄)  A12监控室现场(罗钟煜 摄)  苏成在检查时

29

2025-08
bevictor伟德受邀参加中国操作系统产业大会,信创领域建设获业界认可

本网讯(记者 邹云松)2025中国操作系统产业大会于8月26日在北京举行,bevictor伟德作为广东省高校代表,由副校长尚启超率队出席本次大会。会上,bevictor伟德一行聆听了院士、行业专家以及领域用户的大会报告,并见证了我国操作系统发展的重要时刻——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版的发布。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1版是国内首个基于6.6内核构建的商业版操作系统,该系统的发布为中国操作系统建立生态基线、构建自主信息技术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大会主会场(邹云松 提供)下午,尚启超一行参加了“2025操作系统与网信人才生态大会”和“openKylin开发者大会2025”。会上,尚启超与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麒麟软件等机构负责人共同启动了“数智麒麟工坊人才生态共建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校企协同机制培养适配国产操作系统的专业技术人才。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院长奚建清教授代表学校接受了“优秀生态合作基地”表彰,标志着bevictor伟德在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建设中的努力获得业界肯定。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邹云松教授代表学校参加了“麒麟工坊”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授牌仪式,邹云松教授被评为“校企合作突出贡献教师”。副校长尚启超参与“数智麒麟工坊人才生态共建计

29

2025-08
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举办AI智能体专题培训 助力教学科研融合发展

本网讯(记者 凌海英)8月26日下午,广州为伊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广东省直播电商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洋成,为伊科技工程师吴铭泽两位专家应邀莅临bevictor伟德,为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教师带来了一场AI智能体开发与应用的培训。本次培训旨在深化校企合作,将业界最新的人工智能应用实践引入校园,助力教师了解前沿技术动态,反哺教学与科研工作。培训现场(凌海英 提供)此次培训会上,两位专家结合自身的行业实践经验,重点围绕AI智能体的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进行了讲解。陈洋成副秘书长系统介绍了智能体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展示其在任务自动化、信息处理与决策辅助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案例剖析,他讲解了智能体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实现精准识别、个性化交互和持续学习,从而不断提升执行效率与响应质量。培训中特别强调了智能体技术体系的构建与迁移性:从信息采集与分析,到智能交互与任务执行,再到结果优化与反馈闭环,形成了一套可扩展至不同行业与场景的自动化生产力框架。吴铭泽工程师指出,这不仅是对现有工作模式的优化,而且是推动组织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他强调,未来的目标是打造一类通用型智能体生产力系统,让

22

2025-08
bevictor伟德开展2025年度辅导员素质拓展与红色研学活动

本网讯(记者 甄诚)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思政育人工作实效,8月19日至20日,学生工作处组织开展了2025年度辅导员素质拓展与红色研学活动,全体在校辅导员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魏云婷 摄)  8月19日上午,辅导员们首站来到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在馆内,大家依次参观了“敢为人先 勇立潮头”“增创优势 砥砺前行”“走在前列 当好窗口”三大展区。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展品,一个个生动复原的历史场景,全方位展现了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的壮阔历程和辉煌成就,生动立体地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辅导员们在馆内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观看展品和展板,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对自己肩负的育人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站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改革开放标志性口号前,我感受到了强烈的精神震撼。”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辅导员黄俊萌说,“作为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弘扬

06

2025-08
建筑学院召开2025年暑期评估工作总结大会

本网讯(记者 陈磊)8月4日下午,建筑学院在A10-207召开2025年暑期评估工作总结大会,对暑期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进行总结,动员和部署下一阶段及新学期有关工作。建筑学院院长陆琦、学院书记陈磊、副院长吴桂宁和全院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陈磊主持。会议现场(胡春霞 摄)会上,陈磊对暑假期间进一步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院级支撑材料准备、教学资料检查、国家数据平台数据填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2025年招生录取工作、学院楼文化氛围提升、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等14个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有关持续性工作进行了部署。陈磊感谢全院教职工齐心协力圆满完成暑期阶段性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展示了学院良好的精神风貌。吴桂宁总结资料检查工作(胡春霞 摄)吴桂宁重点对教学资料检查、院级支撑材料准备等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各类资料检查数量统计、人员组织架构与分工安排、针对检查指标体系开展的学习培训活动等方面。他梳理当前资料管理在收集、整理、审核、存档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下一步改进的意见和要求。吴桂宁表示,通过暑期集中开展评估攻关工作,

06

2025-08
bevictor伟德召开产业学院内涵建设研讨会

本网讯(记者 林圣峰)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全面提升产业学院建设与管理水平,8月1日下午,bevictor伟德在行政楼210会议室召开产业学院内涵建设研讨会。会议特邀东莞理工学院教务部部长王红成教授及魏文红教授作专题指导。学校副校长魏德敏,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等相关负责人及各产业学院主要负责人、骨干教师参会。会议现场(许晗星摄)会议伊始,教务处处长张星明介绍了学校产业学院的整体建设情况及“双院育人”模式,并分享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绿色交通产业学院的建设经验。随后,王红成教授作了题为《现代产业学院:基本职能、建设目标及任务》的主题报告。他结合国家及广东省相关政策,提出完善学科专业与产业需求对接、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及高质量课程体系等重点任务。教务处处长张星明发言(许晗星摄)王红成教授作报告(许晗星 摄)在交流环节,各产业学院负责人依次汇报产业学院建设情况。两位专家结合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为bevictor伟德产业学院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最后,魏德敏作总结讲话。她指出,要对标广东省现代示范性产业学院的验收与评价标准,科学谋划,积极引入优质企业资源,推动产业学院实现

29

2025-07
电气工程学院召开新能源与新型配电网现代产业学院推进研讨会

本网讯(记者 李杰辉)7月25日,电气工程学院于B6-403召开新能源与新型配电网现代产业学院(以下简称“产业学院”)工作推进研讨会。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杨向宇、党总支副书记符红勋、副院长沈娜及各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围绕产业学院专业课程设置、学分置换政策、产业学院招生和选拔方案等核心议题展开,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产业学院推进研讨会现场(李杰辉 摄)会议首先探讨产业学院校企课程共建范畴。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产业学院将开设“供配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电子技术实训”“新能源发电技术”等课程,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则覆盖“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风力发电技术与应用”“储能技术与应用”“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等课程。沈娜表示,校企共建课程需整合双方优质资源,让课程内容更精准地对接产业发展实际,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切实提升专业技能,助力学生构建与行业需求同频的知识体系。专业负责人介绍产业学院课程设置(李杰辉 摄)针对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课程衔接不畅、企业工程师参与度不足等问题,会议提出两大改进措施,一是优化课程大纲,强化与企业

28

2025-07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暑期专项活动

本网讯(记者 陈少玲)为切实提升教师课堂授课规范与教学实效,强化教学核心能力建设,7月22日至23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在B7教学楼,分三组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暑期专项活动。学院院长姚若河、副院长曹英烈、教学督导组全体成员及教师参加了活动。活动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冯金垣和贺前华教授以及其他兄弟高校的专家共6人,组成校外专家团队,与学院督导分别组成三个评委小组,对教师课堂授课规范和过程材料进行针对性评审。活动现场(陈少玲 摄)活动聚焦课堂教学实战能力提升,采用“教师展示+校外专家与学院督导点评”的形式开展。活动开始后,教师们依次登台,围绕课程核心知识点进行片段教学展示。绝大部分教师备课充分,教学内容充实,授课逻辑清晰,语言表达流畅,课堂节奏把握得当,能有效运用案例启发、问题引导等方式增强互动,板书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普遍重视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展现出良好的教学作风。专家和院内督导在点评环节,既肯定了教师们在内容把握、案例选取等方面的亮点,也指出了教师们有待提升的方面。总结反馈会现场(陈少玲 摄)教学展示环节结束后,学院于23日下午组织召开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总结反馈会。院领导、

23

2025-07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与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开展产教融合工作推进会

本网讯(记者 文秀)为进一步推动花都区汽车电子人才培养,推进政校行企协同促进产教融合,7月23日,花都区委组织部人才科、汽车城管委会、东风日产人事总务部相关负责人及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李礼夫、教师代表,在东风日产大楼开展产业学院合作、协同育人共建工作推进会。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政府、学校、行业与企业的联系,探索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模式。会议现场(郑胜强 摄)东风日产人事总务部部长对李礼夫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东风日产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座舱研发等领域的核心业务、技术优势以及研发成果。李礼夫介绍了学院情况,表示高校肩负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而企业则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实践锻炼平台的重要阵地。希望通过与东风日产等企业深度合作,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全方位对接。交流与研讨环节,双方就产业学院的具体模式和路径展开了探讨,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双方将在人才培养适配性上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课程体系调整及实践教学安排,共同培养具备行业知识、技能和素养的高素质高适配性产业人才,政府、行业、企业将在产业学

22

2025-07
国际商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暨院级课程打磨会议

本网讯(记者 黄凤娟)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夯实基础,7月21日,国际商学院在A11-202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暨院级课程打磨会议。院长安然、党总支副书记梁伟滔、副院长陈少铭及全体教职工出席会议,会议由安然主持。会议现场(黄凤娟 摄)会议伊始,安然为学院新入职的17名专任教师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专业建设、师资力量、国际化特色及未来规划,并强调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重要性,要求新教师快速进入状态,熟悉评估标准。她希望全体教职工全力以赴投入冲刺准备,确保顺利通过合格评估。院级课程打磨:以练促教,精准提升教师进行课程试讲(黄凤娟 摄)在院级课程打磨环节,国际商务综合教研室的陶思学、王蕴琪、王一旭、孟圆四位教师依次进行《中国商业文化》《跨文化商务沟通》等商科通识课程试讲,每人在12分钟内完成说课并进行课堂展示。安然、陈少铭及龚梦颖担任评委,从教学目标、案例设计、互动环节、时间把控等维度进行点评指导。示范课程展示:标杆引领,共促成长作为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龚梦颖在会上进行《营销学原理》课程的示范教学。她以“李宁品牌

17

2025-07
绿智交通产业学院香港研学活动圆满收官

本网讯(记者 汤文俊)为了充分拓展学生视野,学习绿智交通领域前沿技术,绿智交通产业学院(下称“绿智学院”)于7月7日-11日组织45名先锋班学生赴香港开展为期5天的研学交流活动。师生们先后走访了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铁路公司、香港科学园、香港数码港、创冷科技等香港多所顶尖高校、知名科研机构及创新科技企业,通过实地参访、专家讲座、互动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探究香港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学习绿色智能交通领域最新技术动态与实践经验。7月7日,研学团首站来到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助理教授区玮玑为师生们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学科优势及科研成就,重点分享了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创新成果,包括声学超材料铁路声屏障、自感知混凝土智能结构系统等前沿技术。师生们还实地参访了工业中心实验室,现场观摩了列车转向架滚动试验项目和磁悬浮列车在线监测系统,深入了解了智能运维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实际应用。参访理工大工业中心实验室(汤文俊摄)7月8日,研学团访问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专家围绕氢能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及汽车电动化等前沿领域展开专题分享,并带领师生参观了新质生产力展馆、先进材料及智

Baidu
sogou